【佛陀如是說】佛陀教導怎樣善巧評論指導他人

 

  佛陀說:「諸比庫,當一位比庫想要批評另一位比庫時,他應當首先對自己審查五個要點,自己安立另外五個要點之後再進行批評。

什麼是他應該自我審查的五個要點呢?」

 

文章標籤

家族排列心靈療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不安的力量  

資料來源 博客來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62984

 

  當你發覺生命的真相時,是否可以體悟,原來不安是用來讓我面對與超越,而不是用來驚慌的。
  事實上,當你在超越不安的時候,生命中的時間之輪,也陪著你的成長而轉動。當你為不安而驚慌失措痛苦不堪之時,你所使用的,正是你自己的時間生命,而時間之輪也陪著你的苦痛而轉動。

【面對財富不安】
  善於賺錢者無我執,所以能完全放下我執,進入消費者的心中,因為他不執著自己。如果自以為某種方法才是最好的賺錢方法,堅持不可改變,這是一種我執。但是能放下自我的執著,進入消費的心中,以消費者的心為我心,才能創造消費者最需要的產品,才能得到賺錢三昧,擁有不斷增加的財富。

【面對疾病不安】
  我們要獲得永遠的健康,必須認識到:疾病的產生是一種連續的過程;所以疾病的產生僅是身心的徵兆。如果有疾病不安,那代表我們平日養生有了不圓滿;也告訴我們除了將疾病消除之外,我們還要使身心回復「健康」,只有將「健康」看作為一種過程的人,才能了知養生與疾病的真義

家族排列心靈療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敏反應所展現的,是害怕自己的本質遭受外力改變。 

  這是我執造成的「自我生存形式想像」,將外來物質、環境、力量,看作是對生命的威脅,而起的一種防衛反應。常見於靈魂記憶中,身心曾被強迫接受、適應不喜歡的事物,自己的自由意志曾經被外力嚴重的打擊。

  當身體試圖對抗與反擊,而形成為了保護自我的免疫對抗本能。「我不再妥協」!這樣的身體意見,就容易發生過度的防衛反應。

反應之目的,就是在強烈表達著「我不喜歡,請你尊重!」「我不要,請你正視!」

 

文章標籤

家族排列心靈療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自 http://buddha-magga.blogspot.tw/2016/01/blog-post_5.html 釋 見潤法師

 

《清淨道論》第二 說陀頭支品 / 別說頭陀支的受持等 / 十一、塚間住支

 

十一、塚間住支的受持
「我今禁止住在非塚墓處,我今受持塚間住支。」
文章標籤

家族排列心靈療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ipitaka (南傳)巴利大藏經 (Tipi.taka) (The Pali Canon)
Sutta Pitaka 經藏 (Sutta Pi.taka) (The collection of discourses):
Khuddaka-nikaya 小部 (Khuddaka-nikaaya)
Sutta-nipata 經集 (Sutta-nipaata)

 
第十一章 爭論經
862 “請你說說,許多爭吵,爭論以及悲哀、憂傷和妒忌來源於何處?許多驕傲、狂妄以及譭謗來源於何處?” 863 “許多爭吵,爭論、悲哀、憂傷、妒忌、驕傲、狂妄和譭謗來源於所愛;爭吵和爭論與妒忌相連,伴隨爭論產生譭謗。”
文章標籤

家族排列心靈療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