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博客來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62984
當你發覺生命的真相時,是否可以體悟,原來不安是用來讓我面對與超越,而不是用來驚慌的。
事實上,當你在超越不安的時候,生命中的時間之輪,也陪著你的成長而轉動。當你為不安而驚慌失措痛苦不堪之時,你所使用的,正是你自己的時間生命,而時間之輪也陪著你的苦痛而轉動。
【面對財富不安】
善於賺錢者無我執,所以能完全放下我執,進入消費者的心中,因為他不執著自己。如果自以為某種方法才是最好的賺錢方法,堅持不可改變,這是一種我執。但是能放下自我的執著,進入消費的心中,以消費者的心為我心,才能創造消費者最需要的產品,才能得到賺錢三昧,擁有不斷增加的財富。
【面對疾病不安】
我們要獲得永遠的健康,必須認識到:疾病的產生是一種連續的過程;所以疾病的產生僅是身心的徵兆。如果有疾病不安,那代表我們平日養生有了不圓滿;也告訴我們除了將疾病消除之外,我們還要使身心回復「健康」,只有將「健康」看作為一種過程的人,才能了知養生與疾病的真義。
為什麼我們會不安?原因之一,來自於對「結果或未來」有無盡的害怕、茫然、憂慮...等等情緒思維;對「現在或過去」有許多的懊悔、不滿足、不夠...等等的情緒思維。耽溺於不安的情緒,使我們無法正念,缺乏客觀的角度衡量人、事、物,在這樣的情形下,我們的決策與行為常常就會導致更不好的結果。
現代人習慣用各種方法隱藏我們的不安。最常見的,就是不停的「說話」,張顯自己是仍然存在的這件事情。不安的人說話,他不會去管對方能夠吸收多少,或是別人需要什麼。只要他說出來,就好像有做事情一樣,自身就得以存在。
另外一種消弭不安的方式,就是「滑手機」,滑手機,取代了傳統的看電視。透過社群平台,例如-臉書、LINE,或是無窮無盡的網路資訊,趣味網路文章、八卦新聞、小遊戲等等,讓自己隨時都可以「有事情做」。不斷刺激的圖像和來自他人生活的分享,讓我們覺得自己不是「孤獨的」。彷彿人群、世界就在我的掌心,這樣的一種經驗,可以讓我們暫時忽略掉此身只是在水泥大樓裡,狹小的空間,而除了資訊刺激以外,缺乏對其他外在經驗的觀察與感受。
如何消解不安?
最快速、立即且簡單的方式,就是「停止」當下造成不安情緒的心智活動思維,並且將思維活動「轉向」正向且平靜的方式。例如,一個人只要站在舞台面前,在大家眼神的注目下就會不由自主的發抖、緊張,覺察到自己身體的動作與變化是首先我們要做的事情。進而發現這樣的害怕反應的背後,來自於過去習慣經驗的認知模式,將他人的眼光當作是真實的評價,他人的評價可能會導致自己的挫敗或加強更多的不安。如是,如果說我們能夠把覺察到當下的害怕反應,了知無論是未來的預測、過去的記憶,那些都是心智的想像,也就是把他人的評價這件事情,直覺性地連結到負面的情緒感受上。
事實上現在的你只是站在台前,沒有人可以決定你要如何表演,也沒有人在乎過去的你是怎麼表演的,甚至是你自己,也不用去思考,想要克制緊張、發抖這些身心現象。相反的,如果你看到了自己的這些害怕情緒,那麼有一個簡單的方式,說出來與大家分享,用微笑接受這樣的狀態。然後慢條斯理的,專心的,回到你本來要進行訴說的主題上。當我們專注在要從事的行為內容上的時候,如果你能夠在當下坦然的面對與分享一切,不去聯結過去,不去預測未來,那麼「不安的這些情緒」,在當下自然就會隨著你的呼吸消解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