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牠上路-艾瑞克森心理治療故事】
著名的催眠心理師艾瑞克森曾講過一個故事。在他小時候,一匹流浪的馬兒碰巧走到他家後院。那匹馬的身上並沒有任何的烙印,艾瑞克森自告奮勇要將這匹來路不明的馬物歸原主。
【讓牠上路-艾瑞克森心理治療故事】
著名的催眠心理師艾瑞克森曾講過一個故事。在他小時候,一匹流浪的馬兒碰巧走到他家後院。那匹馬的身上並沒有任何的烙印,艾瑞克森自告奮勇要將這匹來路不明的馬物歸原主。
某位醫師有兩位兒子與一位女兒。他決定大兒子亨利必須繼承衣缽,成為一位醫師。母親卻認為這兒子應該成為鋼琴演奏家,因而規定他每天必須練琴四小時。由於父親對此並無異議,亨利體會到自己必須以智取勝,設法逃過母親的嚴格要求,遂將指甲啃咬到極為細緻敏感的部分,彈鋼琴時便在琴鍵上留下了斑斑血跡。未料,他的母親竟是個鐵石心腸的人,依然要他按照規定行事,完全無視於血跡的存在。亨利只好愈發啃咬他的指甲,只不過,再多的血跡也無法達到終止練琴的目的。他繼續不斷地啃咬指甲,卻依舊每天必須練琴四小時,否則不准上學。他渴望去上學,因而不得不乖乖從命。稍後,他渴望繼續上高中,於是每天練琴四小時。隨後,為了繼續上大學,也只好每天練琴不輟。
大學畢業後,亨利的父親強迫他進入醫學院就讀,但亨利卻百般不情願地遵守父命,千方百計令自己遭到退學的命運。未料,他那交友廣闊的父親卻利用關係將他轉入另一所醫學院,不過他再次遭到退學。此時,亨利已有自己的主張,他決定攻讀政治學,進而在醫學院中公開作弊,刻意地違反校規,使他成為所有醫學院拒收的黑名單。他的父親只好帶他來見我:“將他催眠,讓他停止啃咬指甲。”
當時,亨利已二十六歲了,他向我表示:“我想要研讀政治學,但我的父親卻不再向我提供任何經濟支援。”
Lynne Twist:《金錢的靈魂》--讓你從內在富起來,做個真正的有錢人
不管在什麼環境下,我們都能選擇後退一步,拋棄匱乏的心態。一旦我們拋棄匱乏的心態,便會發現「充裕」這一令人訝異的真相。這裡所謂的充裕,不是指任何東西的數量。充裕不是比貧窮高兩級,比富裕低一級的狀態。它不是估計勉強足夠或太足夠那套度量衡。「充裕」根本就不是個數量。它是一種經驗、一個由我們創造的狀態、一份宣告、一種知曉--知道一切皆足夠、我們是足夠的。
「不要給人違逆他心意的建議,要協助他把靈魂的話語表達出來。」這是我最近在做的事情。
最近有一些朋友找我聊心事,通常是在親密關係中發生了一些矛盾的地方,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想說的話,但是礙著跟對方不一樣,對方不接受,所以就發生了衝突紛爭,隱忍或委屈,最後甚至關係告一個終了。
有一個朋友A,他分手後還想要告訴前任很多他的心底話,他曾詢問過專業心理師的意見,他們都要求他反省自己,WHY還要想說?說的意義是?或是叫他自己寫下來,然後不用給對方看。但是我知道此時此刻跟我講這件事情的A,他的內心深處渴望的是對方的理解,他有個很強的意念是要把他對前任的想法、關懷、意見,給前任知道。
牙齒代表著照顧自己、處理事情、認真做事的能力。
現代人牙齒不好,一是極度壓制攻擊性、一是極度缺少個人活力。
在夜晚磨牙咬牙的人,是白天的憤怒情緒沒有釋放。
而牙齒過於敏感、蛀牙,代表沒有自信與活力,不敢穩定的表達自我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