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段摘自《阿姜曼正傳》作者:摩訶布瓦尊者(泰)

 

「【「正法」是非常崇高的真諦】,值得被全宇宙的蒼生廣為宣揚並奉行而毋庸擔心其時效性,因為它們是從佛陀全然的清淨中所生出的真正自然法則--當然,除非你對它不感興趣或無法理解。如果是這樣的話,「正法」就可能會在那些心中被無明所盤據的人們當中,被他們無數的不同意見所劫持,而這種根深蒂固的無明,其實就是早已滲透入「正法」的一種雜染障礙物。」


 

「我們進行展開心靈價值的訓練方法需要相當多強硬的手段才能成功。跟我們獲得的善果:戒德、知足、戒律、監督並維護我們生活的「法」則;我們所經歷的艱困與一切世人所高度重視的品質比起來,根本就微不足道。我們所希望實現的個人價值唯有透過不斷的自我改善才會產生,所以我們都應該在生活中努力維持這個目標。...因此頭陀比丘應該廣受大家的殷勤尊重,因為他們排除了一切阻礙他們修行的逆境與艱困,從而在心中清理出了一條通往解脫的道路。」

 


 

「只要有人對於如何正確修行一事仍感興趣,佛陀的教法就會無限地延續下去。那些真心求法若渴並依法奉行的人,在沿途的每個階段,「法」都會以卓越的成果作為回饋。...真心相信佛法的人也都是真心求法若渴的人,他們絕對不會不認真、或以不當的方式去修行,也絕對不會阻礙佛教的進展,將其貶抑到讓非佛教徒可以隨意輕賤或譏嫌的理由程度。」
 

摩訶布瓦尊者.jpg

 

1. 正法並非喬達摩佛陀自己所創,是真實存在的道理,是大家都可以靠自身的努力來印證可以體悟的。

 

2. 多數人因為業的關係都難以理解也不願意嘗試理解,起因是自我中心的傲慢態度,他們只對心中企圖壯大自我的貪愛見解壟罩,而以為貪心、愛惜自己是真實正確的態度,要他們放棄自我享受的見解,會使他們生氣斥責。

 

3. 心靈是可以訓練的,而且也必須用很多強硬的方法來訓練,苦行僧的概念來自於怯弱的有情眾生排斥努力和艱辛。散漫的他們貪愛自我,沒有定力,執著身體,喜歡自己的五蘊感官。覺得自己生氣是正確有理由的,自己的見解是獨到的,自己是了不起的存在。因而不可能放棄舒適的生活、物欲、溫暖的心靈保護傘,而在看似樂的無明當中流轉。

 

然而對行頭陀的勇者們而言,這些眾生是不敢去直視破解內心恐懼的、執著的、貪愛的,因此在未來生命要一再再地體驗悲喜輪轉。而這些膽小的眾生還會反過頭來鄙斥這些如法挑戰自己身心極限的行者,嘗試去超越生命境界的如法森林頭陀,說他們是極端者,是不好的。由於這種被貪和我慢壟罩的愚痴見解,使得這類眾生遇上如法修行的人、遇上聖者,仍然用一種鄙棄的態度。這樣的態度使之造作不善業是非常大的,排斥正法修行之人的不善業的後果是很嚴重的。

 

4. 像喬達摩佛如此完美的修行人,他在成佛該世,也要承受12種不善的果報。其中第一就是當凡夫時用錯誤的方式苦行長達六年,為何?因地當菩薩的時候,他曾輕視咖沙巴佛陀,陶匠賢友邀請菩薩去禮敬當時的咖沙巴佛陀,結果菩薩的回答造了極大的口業:「夠了!朋友喀帝咖勒,為什麼要去見那個禿頭沙門?禿頭沙門憑什麼覺悟?覺悟是最難得的!」「夠了,朋友喀帝咖勒,為什麼要去見那個禿頭沙門?」因為這種輕蔑佛陀的惡業成熟,導致我們的菩薩在後來的許多百世中墮落到地獄等處,遭受無量的痛苦惡報。

 

5. 連已經授記而流轉輪迴的菩薩都會因為輕視已出世佛而墮入地遇,更何況是沒有波羅蜜的凡夫我們?因此千萬不要去隨便輕視、批評、嘲笑、障礙按照如正法努力修行的人們。有些朋友都會說,幹麻要弄得像「苦行僧」那麼苦?有何益?這種輕視和懷疑的見解來於「我慢」,果報可想而知必定是往後會因愚癡而帶來更大的苦。

 

6. 有時我們看到人家在做佈施、做供養,我們心中一定要起歡喜心、讚嘆心,千萬不能因為嫉妒或覺得不重要,或是想要證明自己比較高明,而用一種輕視的態度隨便評論,這種評論會使我們導向貧窮、愚癡、以後容易受人輕賤,需要花更大的力氣才能脫苦的果報。

  

#阿姜曼

#摩訶布瓦尊者

 

arrow
arrow

    家族排列心靈療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